美與時代(中)_雜志社征稿
《美與時代·美術學刊》(旬刊)創刊于1986年,是由河南省美學學會、鄭州大學美學研究所主辦,中旬刊以“美術學刊”為標識,刊發美術理論研究、作品鑒賞的論文和美術創作。為適應當前美術事業蓬勃繁榮的局面,經過河南省出版局批準,《美與時代》從2009年10月起,改為旬刊。中旬刊的標識是《美與時代·美術學刊》。以發表美術作品和美術研究論文并重,立足河南,面向全國,成為全國廣大美術家、美術美術工作者與美術院校師生展示成果、交流學術的共同平臺。它將以專業性、學術性、文獻性為辦刊目標,竭誠為美術界新老朋友服務。
主管部門:鄭州大學
主辦單位:河南省美學學會、鄭州大學美學研究所
國內統一刊號:CN 41-1061/B
國際標準刊號:ISSN 1003-2592
郵發代碼:36-113
?
畫壇名家、書壇名家、美術理論研究、中國美術研究、西方美術研究、美術教育、美術廣角、書法研究、藝術市場、佳作欣賞
Famous painters, calligraphers, art theory research, Chinese art research, western art research, art education, art wide-angle, calligraphy research, art market and appreciation of excellent works
-
萬方收錄(中)
-
知網收錄(中)
-
維普收錄(中)
-
1.稿件內容要齊全,按順序包括:題目、作者姓名、摘要、關鍵詞、正文、參考文獻。
2.在文末注明作者簡介。項目包括:出生年份,工作單位及職務職稱,學歷,郵編,詳細地址,聯系電話,E-mail。
3.文章標題應簡潔,明確反映論文核心內容,不超過20字,內文以2000~8000字為宜。
4.“摘要”應客觀而簡明地反映論文的主要觀點,采用第三人稱表述,一般不超過150字;“關鍵詞”是反映論文主題內容的名詞性術語,以3~5個為宜。
5.參考文獻應準確、完整,序號用[1]、[2]……表示。書寫格式:“序號 作者.書名[M](期刊題名[J]論文集析出文章[A]報紙文章[N]).出版地:出版者(刊名),出版年(期號),頁碼.”;注釋用①、②……表示。書寫格式:作者:《題名》,《刊名》(專著《書名》),×年第×期(出版者及×年版),第×頁。
畫壇名家
博采眾長,融匯創新——畫家張利華的現代油畫藝術潘耀昌;
美術理論研究
意氣相隨——謝赫“六法”在繪畫中的重要性陳輝榮;
論南宗與北宗山水畫氣韻的異同謝洋;
書畫之道對于中國畫程式化語言的影響向欣玲;徐文生;
中國畫中留白的起源與表達形式申大偉;
探析中國畫意境對工筆畫藝術創作的影響常玉茜;
探析中國畫有意味的形式向子鋒;
論“繪事后素”之“素地說”對水墨花卉烘暈法的闡述翁毓銜;
現代中國人物畫對“似與不似”的誤解高潔;
當代工筆花鳥畫色彩的發展探析劉佼佼;
論色彩的藝術心理效應——以繪畫為例何婉瑩;
論儒家美學在繪畫中價值之體現關佳;
試析中國畫寫生在創作中的重要性魯妮;
中國山水畫藝術思想對風景油畫的影響探析喬有為;
現實主義油畫語言的情感表達研究趙雅寧;
油畫創作中的主觀性色彩研究劉雷;
河南木版年畫的活態傳承策略研究張婧;
消費文化語境下繪畫藝術的新審視鄭麗琴;徐暢;
中國美術研究
基于美術創作規律的人民性表達新范式思考——以鄭燮畫竹創作過程為例陳麗莉;
王沂東寫實油畫中的色彩語言探析洪利標;肖惠敏;
《佛弟子舉哀圖》人物繪畫表現技法研究喬一秀;
探析《朝元圖》中的色彩和線條賈昕喬;
當代水墨人物畫的藝術特征與創作題材研究孫碧蓉;王輝;
論水彩靜物畫創作中的藝術性任莉;趙玉琢;
侗族服飾黑色元素在廣西油畫創作中的應用陳瑤;
北大荒美術的現實主義研究馬孟姣;宋麗榮;
北大荒文化在中國畫中的圖像表達宋麗榮;王曉玉;
論顧愷之《洛神賦圖》的獨特藝術特色曹俊蘭;
畫中存千秋——馬和之《月色秋聲圖》中的審美價值探析陳希洋;
戴進山水畫的藝術價值胡立芹;
從《千巖競秀圖》看程邃晚年的焦墨山水畫風格秦雪;
華嵒的筆墨特點及部分作品研究姚倩;
曾賢謀寫意花鳥畫的意境美探究王宇佳;
劉子健實驗水墨的藝術風格探析李莉;
丹青若炳——張小琴重彩人物畫技法芻議郭姚;
氣盛言宜不逾矩——評王繼平的國畫藝術劉躍兵;
畫意與精神——金日龍抽象繪畫藝術探究畢青青;
當代版畫創作中的空間特征楊爍;
西方美術研究
彼得·勃魯蓋爾繪畫中的寓意性研究——以《尼德蘭箴言》的分析為例趙燕;
塞尚繪畫的色彩語言探析黃哲浩;
安德魯·懷斯的水性材料繪畫語言探索雷顯峰;張銘;
美術教育
基于新文科背景的高校美術教學改革研究邱雅慧;
探討美術教育中繪畫技術運用及價值王芳;
高校繪畫教學面對的挑戰和機遇王琪;
新形勢下的高校美術翻轉課堂改革探索研究楊斌宇;
智能時代下高校美術教育的創新發展吳毓純;
信息化背景下美術教育教學模式改革研究徐孝研;張思凱;
基于美術學科核心素養的高職美術教育研究朱彩云;
高職院校美術專業色彩教學方法創新探索張懷福;
高校寫實素描教學中照片參考的問題研究謝業華;
美術專業實踐類課程的優化與改革——以重慶人文科技學院為例李麗;
書法研究
論《北魏封君夫人長孫氏墓志》的藝術成就李奉;
試論宮廷畫院對瘦金體形成的影響袁慶齡;
曾國藩書法美學研究林約珥;
俞樾書法美學探究陳秀彬;
論康有為碑學思想楊迎;
美術廣角
農民形象繪畫隱喻性研究——以《村醫圖》與《盲人的寓言》為例李藝凡;張修亮;
漆彩夢境——我的漆畫藝術探索胡曉歡;
從文人畫探析古代文人的生活陳云鳳;
盛唐時期敦煌壁畫色彩表現研究薛孟秋;蘇云龍;
藝術市場
當代藝術市場發展探析苗秋菊;